![]() ![]() |
本站顧問及特約供稿專家•劉永科 |
作者:admin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3-05-14 文章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本站顧問及特約供稿專家·劉永科
劉永科,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全國多家英語協會、學會、研究會理事和會員,大學畢業后從事英語教育30余年。自1982年開始發表英語文章,兼任數十家英文報刊雜志特約編輯、專欄作者;兼任全國多家出版社、教育出版集團策劃編輯、特約編輯、簽約主編。劉老師博學多才,著作等身,迄今發表文章1000余篇,正式出版英語著作120多部(包括主編、編著、翻譯、主審等)。教學經驗豐富,科研成果卓著,在全國外語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2010年,《中國教師》雜志社(國家教育部主管)對劉老師作了專訪,并以《筆尖耕耘桃李地,汗水澆開幸福花》為題報道了他的事跡。 【擅長領域】英語教學,英語語法,英語測試,英文翻譯,中國語言文學。 附:《中國教師》雜志(國家教育部主管)2010年第1期對劉永科老師作的專訪。 筆尖耕耘桃李地 汗水澆開幸福花 ——記我國英語教育界知名專家劉永科先生 本刊記者 靜波 12月的濰坊,冬季的造訪早已磨褪了這座以風箏聞名于世的城市明艷的色調,在一個寒風料峭的清晨,我們如約叩響了這次采訪的對象——我國外語界博學多識、德高望重的英語前輩劉永科先生家的大門。 在采訪劉先生之前,我們通過眾多媒體已獲知,多年以來,劉先生憑著在我國英語教育界突出的貢獻,他的事跡曾被多次編入《中國當代教育名人詞典》、《中國教育專家名典》、《中國當代科技專家大典》、《中國專家大辭典》和《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專家學者大辭典》等專業性極強的詞典類工具書。并且先后獲得過全國第三屆外語教師園丁獎、CCTV“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優秀輔導教師獎、《英語知識》全國翻譯競賽一等獎、全國最優化教學研究論文一等獎等多種獎項,其著作“風情英語”叢書,還曾獲得過全國優秀圖書獎。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劉先生在我國外語界就已經享有很高的盛譽。那個時候,我國的外語教學,無論大學還是中學,都處在一個繼往開來的重要轉折時期,劉老師作為我國英語最優化教學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從80年代開始,就有眾多關于英語教學、研究和翻譯的文章,相繼發表在《中國日報》(英文版),《英語學習》(北外),《大學英語》,《外語教學》(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英語自學》(上外),《英語知識》(大外),《山東外語教學》,《科技英語學習》(上海),《大學英語園地》(河南大學),《上海學生英文報》等以及幾十種中學英語報刊上,我們最早正是從一些刊物上知道了劉先生的名字。 曾經有熟悉劉先生的朋友笑著對我說,“那時的劉永科先生還只是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教師,因當時他那些對外語教學和研究有著獨到見解和深刻論述的文章,大多發表在我國很有影響力的權威刊物和大學學報上,以至于眾多英語專家都認為他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教授或老專家,以至于慕名前來拜訪時,沒想到站在面前的卻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他們中的好多人都驚嘆不已。”我的朋友如是說。 幾十年彈指一揮間過去了。此刻,坐在我面前的劉老師,溫文爾雅的微笑中透著善良,諄諄善誘的言語中顯出睿智;只有雙鬢那些淡淡的白發,在隱隱地暗示出他已經是五十多的人了。話題從中學畢業開始。“70年代中期,我國教育面臨重要變革。高中畢業后,我在農村一所初級中學當老師,先后教過語文、數學、政治、體育等。那個時候,老師稀缺,一人可以身兼數職,一天到晚都在忙碌著。不過,那段時光真的令人回味無窮。”劉老師不無留戀地嘆道。“因為我始終眷戀著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所以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制度后,我決定報考師范,繼續深造。”劉老師深有感觸地說。 從與劉老師的交談中我進一步了解到,劉老師在師范畢業后,因為學業優秀被留在師范執教,講授北京外國語學院(現為北京外國語大學)編寫的《英語》課程。在我國外語師資奇缺的80年代初期,他先后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英語教師,輸送到中小學英語教育第一線。由于改制的原因,劉老師后來到了高中學校任教,連續6年擔任高三畢業班英語教學,成績斐然。深知重任在肩,劉老師仍不忘繼續教育,于1986年華東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畢業。 采訪中進一步得知,劉永科老師現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同時兼任全國多家英語協會、研究會會員。現主要從事英語教學、科研和翻譯工作。從80年代開始至今,先后在全國40多種外語報刊上發表文章千余篇,正式出版英語著作80多部(包括主編,編著,翻譯,主審等)。劉老師博學多才,著作等身,教學經驗豐富,科研成果卓著,在全國外語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現在,劉老師的學生已是桃李滿天下,他的讀者何止千百萬! 在談到目前的社會現象時,我詢問劉老師有何看法。他不無憂慮的說,“目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在重要轉型期,希望國家在追求GDP的同時,更要關注民生、促進和諧。大力倡導人文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提高全民素質。不可否認,貧富差距懸殊和分配不公,已成為我國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攔路虎。無論官場還是商場,乃至整個社會,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已是不爭的事實。而在中學教育界過分追求升學率的現象死灰復燃,我們不可小覷。” 回首往事,劉老師感到,過去既有成功的喜悅,亦有難言的遺憾。90年代初期,全國改革開放大潮暗流涌動,劉老師下過海,創過業。因為對教育事業有著難以割舍的情結,兩年后他又回到了教育戰線。還有一次提干的機會,當時市里選拔一名非黨派人士擔任濰城區文教衛生的副區長,劉老師是民主黨派,也是當然的推薦人選。但是對于一個埋頭研究學問、不善交際的人來說,根本沒有在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惜與其失之交臂。 劉老師對人生有著深刻的理解,在談到家庭生活時,劉老師難掩喜悅之情。他和漂亮賢惠的妻子組成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已經是碩士研究生的兒子也即將走上工作崗位。多年以來,正是這種和諧的家庭氛圍,使得他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身到自己熱愛的事業中去。短暫的采訪時間結束了,我們為無法在這簡短的篇幅中能夠詳盡地描述劉先生的工作和生活而感到遺憾。最后,我們用了劉先生最喜愛的電視劇《我愛我家》的一首插曲,作為本文的結束: 愛是一個長久的諾言, 平淡的故事要用一生講完。 光陰的眼中你我只是一段插曲, 當明天成為昨天, 昨天成為記憶的片段, 內心的平安那才是永遠。 愛是一個浪漫的諾言, 快樂的內容每天都在變換。 人心在飛轉誰能讓你我停留, 當相逢成為再見, 再見成為遙遠的思念, 淚水與笑臉都不是永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