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理論依據的理論創新:(僅供教師參考)
本書對定語從句的講解體系與其它書的講解體系的整體對比。①本書按照“定語從句的先行詞與引導詞總表”分四個區域講解。這個表從何而來呢?通過“1.把簡單句變為定語從句”,而得出“2.先行詞與引導詞的三種關系”,進而得出“3.定語從句的先行詞與引導詞總表”。這種講解方法,不但便于靈活掌握,而且記憶量很小。②其它語法書依次講“關系代詞/關系副詞”,沒有緊緊抓住“先行詞與引導詞的關系”進行講解。
1.關于“把簡單句變為定語從句”。筆者看到有三本書講了這個內容。它們是:①(美)塞爾斯·穆爾西亞和拉森·弗里曼《英語教學語法》(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二十六章關系從句。通過“關系代詞替換法”解釋定語從句的產生過程(主要分三步:一致,替換,前置),并且用樹形圖描述此過程。②旋元佑《英語魔法師之語法俱樂部》(九州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十四章,關系從句的特色:交叉,改寫,依附。③張滿勝《英語語法新思維—定語從句超精解》(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1.2,六字真言:指代,替換,移位。筆者認為,以上三本書的講解,顯然比一般語法書高明許多,但是解釋力仍然不足,只能解釋名詞性關系代詞(who(m)/which/that),不能夠解釋形容詞性關系代詞(whose)和關系副詞(when/where/why)。而本書的講解,能解釋這三種情況。雖然本書對這個內容的講解和例句加起來總共僅僅14行,但是這14行內容是學習整個定語從句(共26頁)的鑰匙。掌握了這14行,對定語從句這塊內容就算是開竅了。
2.關于“先行詞與引導詞的三種關系”。這里討論一下“關系代詞/關系副詞”的這種術語是否妥當。(1)夸克《英語語法大全》,把定語從句的引導詞稱為關系代詞/關系副詞。夸克《英語語法大全》17.10,關系代詞的兩個作用:①指代先行詞。②在定語從句中作成分。之所以叫關系代詞/副詞,主要是因為①指代先行詞。(在這里,有一種流行甚廣的錯誤講解:“關系代詞/副詞具有三重作用:①指代先行詞。②在定語從句中作成分。③連接主句與定語從句,或者說,關系代詞/副詞處在主句與定語從句之間。”。其實,第③句話是錯誤的。因為,關系代詞/副詞本身就是定語從句中的組成部分。)。(2)筆者認為,采用這種講法和這種術語,弊大于利。因為,先行詞與引導詞之間有三種匹配關系。即,名詞性先行詞→名詞性引導詞(who(m)/which),名詞性先行詞→副詞性引導詞(when/where/why),名詞性先行詞→形容詞性引導詞(whose)。嚴格地講,“引導詞指代先行詞”,只有在名詞性時成立,在形容詞性/副詞性時就不成立。也就是說,從不完全歸納得出的結論,導致在后續的講解中要無數次地去矯正這種講法。
3.關于“定語從句的先行詞與引導詞總表”。筆者看到有兩本書做了類似的系統總結表。它們是:張滿勝《英語語法新思維—定語從句超精解》第二章思維總結(P59-60),關系代詞在結構上的分類(表),各個關系詞的結構特點(表)。孟憲珍《全范圍英語法》4.1,關系代詞和關系副詞的作用(表);4.6關系代詞和關系副詞的用法(表)。筆者認為,這兩本書能夠總結到如此細致,堪稱良心之作。(為什么說是良心之作呢?因為,在制作類似的總結表格時,最后幾個空格經常是很困難的,能用或不能用必須明確回答,無可逃避。再說,表格的整體設計,也經常是幾易其稿。)。本書的“先行詞與引導詞的用法總表”,從涉及內容上說大致上相當于他們兩書的各自的兩個表的合體。但是,本書的此表格的精髓在于“一配三”(名詞性先行詞,可以搭配名詞性/形容詞性/副詞性引導詞。)。(現在教學中經常見到“當先行詞表示時間/地點,引導詞用when/where。”這樣的講法。然后呢,把“當先行詞表示時間/地點,引導詞用that/which”的情況就做為“特殊”情況。這正是“一步錯步步錯”的體系性錯誤。這個錯誤,不是某個教師的問題,而是整個英語語法研究水平的問題。正確的講解方法,參看本書第四節.五。)。
總之,對上邊的1/2/3做個小結:講解“定語從句”,關鍵在于講清楚“先行詞與引導詞的三種搭配關系”:先行詞總是名詞性,但是,相應的引導詞則可能是名詞性/形容詞性/副詞性。 |